聖召故事

鍾瑞淑(依達) 修女

鍾瑞淑(依達) 修女


  「祈求時要有信心,絕不可懷疑;因為懷疑的人,就像海裡的波濤,被風吹動,被風吹動翻騰不已。」(雅一:6)
  我出生在一個信仰虔誠的天主教家庭,小時候家裡從商,生活還算富裕。每年的寒暑假,住在二林的寶姑會來水尾,教授聖經故事和教會道理,她這種傳福音的生活我很喜歡。當時水尾是沒有聖堂的,遇到主日的時候,只好念晚課、玫瑰經和聖母禱文來代替彌撒。
  從我八歲開始,遇到教會的四大瞻禮,就會跟著大人去樹仔腳天主堂望彌撒。我們通常在吃過午飯後就要跟著媽媽開始走路,走到樹仔腳時已經是晚上6點了,所以通常會在親戚家住一晚,然後參加隔天早上10點鐘的彌撒。中午吃過午飯,又會等到1點鐘的聖體降福後,開始走路回到水尾,往往已經是昏黃的夜色,可是我們都不覺得辛苦。水尾道理廳有我滿滿的兒時回憶,也孕育我願意為天主服務的使命。恰巧碰上第二次世界大戰,家裡的經濟變得非常困難,只好賣田地來過生活,幸好之後家境有漸漸好轉。
  十六歲之前我在家裡協助家務,恰巧有從二崙來的姑婆,問我願意到田中協助修女翻譯和提藥包嗎?
  我樂意能在修院工作,因為上教堂祈禱方便。到了田中修女院工作,我欣羨穿會服的修女,心中暗想:我可以當修女有多好?這時,樹仔腳有女孩要到高雄入會修道,她又提及教區有修女院,但是從大陸逃難來台,這是個「窮修會」。我心想,如果有機會當修女,富或窮不是那麼重要。
  於是,我在耶穌聖心瞻禮後辭去工作,但是心裡仍惦念家有弟妹,需要我工作貼補家用,但是母親全力支持我,安慰我說:「他們會慢慢長大,天主會降福我們家」。母親對天主的信德影響我們深遠。當時,本堂高神父領我們去梅山會院,鄭修女因為先到斗六拜見主教,比我晚到一小時,我就成了台灣的第一個聖召。一個月後,張雅松達修女也入會。於是,我們三個野丫頭開始接受望會生嚴格的培育。
  記得,我誓發初願的時候,正值八七水災第二天,受邀的家屬中獨缺我的家人,因為家鄉受損嚴重,必須災後整理。
  然而剛吃午餐沒多久,我的妹妹和弟弟出現了。妹妹才10歲就很能幹,竟然帶著弟弟,從鄉下水尾坐車到西螺,再由西螺坐車到斗六,然後再換車到梅山。看到他們當時瘦小的身影,手裡還抱著活繃亂跳的小鵝、提著家裡養的幾條魚,代替父母來看我,我感到非常欣喜。就這樣他們認識了修會,弟妹之後也修道,就是目前的鍾安琪修女和鍾安住總主教。
  我們初學的時候修會很窮,每天早上起來都要挑水、澆菜…,我們三個人很能吃苦,從來就不抱怨。
  後來搬到芳草里會院,老會長就在會院裡養了豬、兔子、雞…,積攢了一些錢讓修女、望會生讀書。大家也非常的團結,協助清理豬圈、雞窩…。
  我的福傳地點,從新莊、大林、中壢到龜山…,也曾在醫院待了很久,後來會長派我到澳洲安養院。我在澳洲其實很辛苦,每天五點多從北雪梨,開車一小時到南雪梨,因為我當時英文不好,開車只好認建築為路標,時刻都很緊張。這時,我記得年輕的時候,跟著大人出去做工,每當辛苦實在受不了,跟媽媽訴苦時,她總會告訴我:「就是要依靠天主」。就這樣待在澳洲十年多回到台灣,之後大都待在芳安護理之家較多,將近二十年到現在。
  這是天主美妙的帶領,讓我選擇了中華聖母會度奉獻生活。
  回顧六十年修道過程,對我來說:「每天祂在我身上所行的都是奇蹟,是天主的愛陪伴著我度過每一個困難的時刻」。
  「因此,我告訴你們:你們祈禱,不論求什麼,祉要你們相信必得,必給你們成就。」(谷十一:24)。主,願一切光榮歸於禰!





回上一頁